苗而不秀的成语故事

拼音miáo ér bù xiù
基本解释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暂未找到成语苗而不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苗而不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用智铺谋 | 明·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韩元帅率领军卒,驱将校用智铺谋。” |
出师无名 |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
如履薄冰 |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
贫贱不能移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土木形骸 |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
过而能改 |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前脚后脚 | |
今是昨非 |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一鼻子灰 | 《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