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棒喝的成语故事


当头棒喝

拼音dāng tóu bàng hè

基本解释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当头棒喝的典故

唐朝时期,佛教的临济宗师以棒喝作为传道的方法,传说禅师马祖在弟子百丈参见时对他大喝一声,震得他三天之内还耳聋眼花。黄檗向弟子临济传道时,举棒就打,并且连打三次,临济只好自己苦心研究,终于弄清佛法的奥秘。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当头棒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中正无私 春秋·齐·管仲《管子·五辅》:“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
拨云见日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经邦论道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靡所底止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自己人 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肝胆过人
爱才如渴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捞一把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他就想再捞一把,可是越捞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