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得其所的成语故事

拼音gè dé qí suǒ
基本解释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出处《周易 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各得其所的典故
汉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外甥,隆虑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权势,经常为非作歹,难免要惹出大事。她担心自己死后,昭平君会犯死罪无人救他,便在病重时对武帝说:“陛下,我愿以一千斤黄金和一千万钱,为昭平君预赎死罪。”这种事没有先例,但汉武帝见她病生得很重,为了安慰她,也就点头应允了。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因没有人管束他,日益骄横。一次他酒后杀人,被捕入狱。武帝非常难过,叹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这个儿子,死前把他托付给了我,现在要判他死罪,我实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们都说:“公主早已替他赎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武帝摇摇头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须遵守。如果因为我的亲属而破坏法令,岂不失信于民?”最后,武帝狠了狠心,还是下诏处死了昭平君。处死了昭平君,武帝心里很难过。但是,太中大夫东方朔却向武帝祝酒说:“赏功不避仇敌,罚罪不考虑骨肉,这两点陛下都做到了。四海之内的百姓就会各如其所愿。”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各得其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身无分文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
自拔来归 | 《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
铁郭金城 |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
风驰电掣 |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
南辕北辙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
前瞻后顾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
乐道好古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绳锯木断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简明扼要 |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