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涂同归的成语故事


异涂同归

拼音yì tú tóng guī

基本解释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论儒》:“圣人异涂同归,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暂未找到成语异涂同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异涂同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武不善作 《西游记》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作’,但只怕起手处不得留情,一时间伤了你的性命。”
老实巴交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辙鲋之急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篇》:“车辙中有鲋鱼焉,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前瞻后顾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刑期无刑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安于现状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庖丁解牛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暴取豪夺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