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龙节的成语故事


虎符龙节

拼音hǔ fú lóng jié

基本解释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出处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诗:“虎符龙节昭歧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暂未找到成语虎符龙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虎符龙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离心离德 《尚书 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治丝益棼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以文乱法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经文纬武 唐 许敬宗《定宗庙乐议》:“虽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
上气不接下气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老奸巨猾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出师无名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孤身只影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七搭八扯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