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
[宋代]:苏轼
觉而思之盖南华赐物也岂复与伯固相见于此耶今得来书已在南华相待数日矣感叹不已故先寄此诗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
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
覺而思之蓋南華賜物也豈複與伯固相見于此耶今得來書已在南華相待數日矣感歎不已故先寄此詩扁舟震澤定何時,滿眼廬山覺又非。
春草池塘惠連夢,上林鴻雁子卿歸。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淨同看古佛衣。
不向南華結香火,此生何處是真依。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
梁成楠
襄阳风景逊江南,天意存留米老庵。问月仙人知有意,如公翰墨许成三。
襄陽風景遜江南,天意存留米老庵。問月仙人知有意,如公翰墨許成三。
明代:
唐璧
云捲霆驱号令行,苍梧城下动欢声。秋毫不犯民安业,不数条侯细柳营。
雲捲霆驅号令行,蒼梧城下動歡聲。秋毫不犯民安業,不數條侯細柳營。
宋代:
秦观
长年忧患百端慵,开斥僧坊颇有功。
地撤蔽亏僧界净,人除荒秽玉奁空。
長年憂患百端慵,開斥僧坊頗有功。
地撤蔽虧僧界淨,人除荒穢玉奁空。
宋代:
张宪
三月西山道,春风平则门。绣鞍红叱拨,毡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壶瓶借火温。醉归杨柳月,绿雾掩黄昏。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明代:
杨慎
雁齿红桥仙舫,鸭头绿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约伴明朝浣沙。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